惠州日報評論員
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強調指出,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,扎實推進共同富裕。為政之道,民生為要。為人民謀幸福,體現了我們黨立黨為公、執政為民的宗旨,彰顯了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。學習貫徹省黨代會精神,就要準確把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內涵,深刻認識推進共同富裕的重大意義,持續擦亮惠民之州品牌,讓老百姓過上更高品質的幸福生活。
民生無小事,一枝一葉總關情。多年來,惠州堅持新增財力七成以上用于民生事業,尤其近些年進一步持續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投入,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,教育衛生事業加快發展,綠水青山生態優勢日益彰顯,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,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。大手筆規劃啟動“豐”字交通體系建設,仲愷大道、隆生大橋等一批城市干道和橋梁建成通車,贛深高鐵全線建成運營,群眾出行更加順暢快捷,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建設不斷深入人心,邁出堅實步伐。事實充分說明,發展為了人民、發展依靠人民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,發展才能持續,事業才能贏得人心,我們才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。
看到成績的同時,我們也要清楚,社會民生事業與群眾期盼仍有差距,人口快速增長對教育、衛生、養老、托幼等提出了更高要求,一些公共服務供給水平、覆蓋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間。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,社會轉型加快,利益訴求多元,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。這就要求我們持續擦亮惠民之州品牌,堅持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關系,以更大力度、更實舉措加快發展富民產業,推動民生事業進步、城市品質提升、人民安居樂業,切實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,不斷在幼有所育、學有所教、勞有所得、病有所醫、老有所養、住有所居、弱有所扶上取得新進展,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創造高品質生活。
持續擦亮惠民之州品牌,讓老百姓過上更高品質的幸福生活,就要把促進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位置。當前,經濟下行壓力加大,政府必須過緊日子,把財政的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,兜住民生底線,堅決不搞那些華而不實的形象工程。要持續落實“小切口大變化”民生實事辦理制度,強化高質量發展的就業優先導向,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,加強基本社會保障和基本民生保障,精準提供基本公共服務,扎實辦好民生實事。要統籌城鄉資源,以城帶鄉全面推進鄉村“五大振興”。要豐富美麗廣東的惠州色彩,深入打好碧水、藍天、凈土保衛戰,保護好惠州的好山好水好空氣,建設優美花園城市和綠色低碳城市,為打造美麗中國的廣東樣板增添更多惠州元素。
江山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江山。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,始終胸懷“國之大者”,牢記初心使命,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完成省黨代會確定的重點任務上來,不斷增進民生福祉,逐步縮小地區差距、城鄉差距、收入差距,持續擦亮惠民之州品牌,讓幸?吹靡、摸得著、有溫度、可感知,讓惠州老百姓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有品質。